外資有一定的風險,當然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常見的投資方式包括銀行儲蓄、購買國債、股票分紅等。那么如何對外商投資收入征稅呢?
外國投資收益要交稅嗎?
1.銀行儲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儲蓄存款利息收入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有關規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銀行存款利息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2.銀行業。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否納稅沒有明確規定。理論上,所得稅應該按照規定繳納。但由于銀行不代扣,不同銀行的規定不一樣,各類理財產品也不一樣,所以對購買理財產品所得的納稅沒有硬性規定。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很有可能以后還要繳納個稅。所以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問清楚涉稅問題。
3.購買政府債券。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國家發行的國債和金融債券的利息可以免征所得稅。
4.分享紅利。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個人持有股票期間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按20%的稅率納稅。此外,個人還應就公司債券的利息繳納20%的所得稅。
外國投資收益的會計分錄。
投資收益是什么意思?
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嚴格來說,投資收益是指以項目為邊界的貨幣收益。包括項目的銷售收入和資產回收價值(即項目壽命結束時回收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
投資收益屬于損益類科目,因此借方減少,貸方增加。本科目核算:企業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投資性房地產租金等。
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對外投資的收入(發生的損失為負值),如股息收入、債券利息收入、與其他單位合資經營的利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