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楊光消息。本報深圳電(記者鄭通訊員朱靜)深圳地稅貫徹“配送服務”的改革要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信息為導向的導向,實現了從許可到征稅的“一次到位”,減少了征稅時間和費用,優化了稅收經營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撐。
作為率先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的城市,深圳地稅登記數量爆炸式增長。2016年新增登記48萬戶,其中企業30萬戶,個體工商戶18萬戶。2017年預計新增登記60萬戶,總戶數將超過300萬戶,給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帶來挑戰。
首先,深圳地稅實現了信息一次性源頭采集,部門間實時共享。實現工商和稅務信息采集項目的全面整合。商業主體在許可過程中登記后,將采集到的信息實時傳輸到國家和地方稅務局聯合許可平臺,獲得信息后立即將深圳的國家和地方稅收寫入稅收信息系統。登記信息的互聯互通不僅實現了納稅人少跑腿,而且消除了工商和稅務登記數據的差異,加強了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和聯防,從源頭上防止了偷稅漏稅。再者,電子稅務局已經默認開通。新增商業主體將在工商部門領證的同時獲得《納稅須知》的復印件,告知納稅人相關涉稅注意事項,并提醒默認已開通電子稅務局。納稅人只需綁定自己的手機,就可以不出家門登錄電子稅務局,享受全功能的網上納稅服務,包括報稅、納稅、涉稅申請、自行開具完稅證明等。
此外,深圳地稅還為納稅人提供了多樣化的納稅方式。納稅人可以選擇通過協議、網銀、微信、手機銀行、跨境等方式納稅。
由于深圳地稅不再采用稅務機關、銀行和納稅人之間簽訂協議的方式,如果納稅人選擇協議納稅,納稅人只需與銀行簽訂稅銀協議,相關協議信息由銀行通過系統傳遞給稅務機關,納稅人無需往返稅務機關和銀行,減輕了企業的困苦。其他納稅方式直接適用于第三方支付,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方便納稅,不用跑路。
作者:鄭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