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大戰“疫情”:中藥和醫用口罩專利信息發布
(中國新聞網 記者 孫自法)
在依法嚴格控制和處置1000余件涉及疫情的非正常商標注冊申請的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積極組織業務骨干參與知識產權大戰“疫情”行動。
近日,我局相關課題組陸續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用中藥專利情報》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醫用口罩專利情報》,旨在為疫情防控、復產等科技研究提供準確有效的專利信息支持。
基于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六版診療方案,防治用中藥專利情報統計發現,與抗病毒相關的中藥專利申請共508項,其中中國專利申請301項。在508項申請中,組合物占比62.9%,可見組合物發明是中藥領域研發和保護的重點。
根據專利申請信息分析研究和中醫藥防治專利情報建議,進一步加強口服中成藥連花清瘟制劑、經典方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中藥注射劑喜炎平的作用機制和抗SARS-CoV-2的深入研究。
中醫藥防治專利信息總結指出,對于新型復方,應加強經典中藥方劑的二次開發利用,深入挖掘其潛在的臨床價值,進一步開發廣譜有效的抗新冠肺炎肺炎方劑,加強專利保護。
對于已上市的中成藥復方,進一步加強抗病毒效果較好的推薦中成藥的研發,重點關注作用機制、處方拆分研究和新適應癥研究。
對于上市的中藥注射劑,研發應以質量更可控、有效成分更明確為目標,提高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
防護型醫用口罩專利情報統計顯示,在醫用口罩產業鏈中口罩產品、關鍵原料、消毒技術、生產設備四大關鍵環節中,口罩產品全球專利申請數量最高,5157項;醫用口罩三大關鍵原料聚丙烯熔噴布、納米纖維膜和聚乳酸熔噴布的專利申請趨勢基本相似,聚丙烯熔噴布的申請量最大。
專利情報也進行了分類并提出了具體建議,稱醫用口罩產品:在氣密性提升方面,注重口罩面部貼合和附加密封結構的研究方向;在呼吸改善方面,要注意罩體支撐或附加支撐結構的研究方向,以及罩體過濾性能的分區技術。
醫用口罩關鍵原材料:注重聚丙烯熔噴布的研發方向,降低過濾阻力,提高顆粒物和有害氣體的防護性能;重視提高納米纖維膜滲透性和抗菌性的技術研發;重視聚乳酸熔噴布的纖維強度提升技術,通過性能提升推動聚乳酸熔噴布產業化。
醫用口罩消毒技術:作為環氧乙烷消毒技術的有效補充,輻照消毒技術側重于輻照消毒技術的自動控制和消毒對象的保護和避免丟失技術。
醫用口罩生產設備:尚未發現口罩生產設備與其他無紡布生產設備兼容,注重研發能適應熔噴布纖維細化和納米化的技術。
國家知識產權局希望通過發布相關專利信息,為中國一線科研工作者和相關企業提供有益的參考,進一步推廣更多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