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盛科技于2016年9月創立于清華科技園啟迪之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其目前致力于反無人機系統,電磁監控,數據采集、存儲、處理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以高新技術服務于公共安全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
當前,無人機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濫用無人機和黑飛帶來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公司潛心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反無人機系統,可對低、慢、小目標進行有效偵測、跟蹤、識別和管控,將傳統的平面安防系統拓展為立體安防系統,突破并延伸了安防行業理念。
從商標局官網查詢了解到,全盛科技雖于2016年9月成立,但其在2019年6月才開始申請注冊商標,其主體公司是北京理工全盛科技有限公司,該企業名下共有15枚商標,2019年6月28號分別申請了9、42、45類的英文商標「BITALLTECH」3枚、圖形商標3枚,2019年7月2號分別申請了9、42、45類的商標「全盛科技」3枚、「全盛智能」3枚、「理工全盛」3枚,均處于待審狀態。
上述檢索表明,北京理工全盛科技有限公司雖申請了諸多商標,但目前尚未擁有一枚商標專有權。
根據我國商標法,行業通用名稱如“科技”、“智能”是禁止作為商標注冊的,對北京理工全盛科技有限公司來說,“全盛”二字是其獨創,具有先天顯著性,因而商標顯著性主要體現在“全盛”上。
以企業名稱中的核心詞匯“全盛”二字進行檢索會發現全盛科技在2016年9月成立之后,已有多家企業對「全盛」進行申請注冊,商標局記載的「全盛」商標共有20枚,其中與全盛科技相關的類別有5枚,分別為35、45、9類;另外已核準注冊的有8枚。
而全盛科技正在申請中的商標「全盛科技」、「全盛智能」和「理工全盛」注冊成功率會比較低,是由于全盛科技商標顯著性集中在“全盛”二字上,且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對「全盛」進行注冊,故該企業商標注冊成功率會低。
但是我國商標法也規定,即使商標缺乏先天顯著性,但經過長期大范圍的使用,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夠建立商標與企業的一一對應關系,依然是可以作為商標注冊的。
北京理工全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雖未申請商標「全盛科技」,但小編在其官網查詢了解到,該企業目前主要以「全盛科技」作為核心商標進行大規模使用和對外宣傳。 只要企業能夠提供使用證據足以證明消費者已經把「全盛科技」與該企業名稱建立了唯一對應關系,具備了顯著性,那么企業就有機會成功注冊「全盛科技」、「理工全盛」以及「全盛智能」商標。
從全盛科技成立到現在已有多家企業針對商標「全盛」進行注冊,且類別也比較多,這警示全盛科技已有搶注現象發生。全盛科技致力于反無人機系統,電磁監控,數據采集、存儲、處理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其核心類別為9類。
小編在商標局官網查詢了解到,目前全盛科技申請注冊的類別為9、42、45類,9類的科學儀器是該企業核心類別,缺少此類別,企業發展會受到阻礙。
企業網站維護與開發則主要依靠42類的網站服務,因此也是相當重要;45類的社會服務為企業維護商譽以及客戶來源。
然而對于互聯網企業營銷和網絡運營至關重要的9、35、42類中的35類,該企業卻尚未申請注冊,35類的廣告銷售是每個互聯網企業必須具備的,企業對外進行宣傳和銷售依靠該類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應用于廣告銷售平臺的35類落入他人之手,全盛科技的互聯網運營將會面臨經營危機。
在商標局記載的與全盛科技相關的類別有9類的科學儀器、35類的廣告銷售和45類的社會服務,另外已核準注冊的有8枚「全盛」商標,可見商標搶注情況比較嚴重,企業可以及時提出異議或作無效宣告,來維護自身知產權益。
隨著全盛科技獲得巨額融資,想來企業之后的發展會更加強大,其商標品牌會更具知名度,但若申請注冊的商標在其他類別上被他人大范圍宣傳使用,將會對消費者造成困擾。
消費者會誤以為其他類別上的「全盛」商標與北京理工全盛科技有限公司存在關聯關系,其自身經營形成的商譽將會被他人侵占,故而全盛科技需盡快申請35類防止出現搶注現象,也要擴充其他類別如38類的通訊服務,進行全品類商標注冊。
企業申請的類別過少,后果就是企業商標知名度越高,在其他類別上被搶注的
可能性就越大,而企業難免會向其他行業擴展,因此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商標儲備,防止重要類別上遲遲未注冊,需要時去申請注冊卻發現已被他人搶注,影響企業發展進程。
在這里,宗師貓知產專家建議,商標的申請應當與品牌的建設同步進行,甚至更早,否則企業獲得融資,品牌具有了更大的經濟價值,搶注事件就會發生。